自从去年的11月30号离开巴黎,到七月一号飞往巴黎。这中间正好是七个月。这几天在家收拾行李,和家人亲友告别。心境既平静,也复杂。平静的心态,是因为往返巴黎数次,习惯了和女儿一家的分分合合。有点复杂,是因为期盼见到女儿一家的快乐,与离家出行之前的忧虑交织在一起,一种从来没有的对家的眷恋,让我突然感到,一家人永远的团聚是多么的重要。也许,人生的期盼就这么简单。 看到微信上朋友发的链接,“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论文20年后再次调查,结果让人陷入深思......”说的是八十年代末期,博士论文的作者经过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,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,一种是澹泊宁静的平凡人,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成功者。但是经过二十年的变迁,当他再次拿出问卷,重新走访那些成功人士和普通人的时候,其结果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其中69名当年的平凡人仍旧选择“生活很幸福”,尽管他们当中有些人已经变身为成功人士,有些人的生活更加拮据,但是他们对生活的认知没有变。而另外50名当年的成功人士中,大多数人的心态都改变了。有的是因为事业败落心情压抑,有的尽管事业尚好,但因为压力过大而感觉生活痛苦,没有幸福可言。能保持幸福感的人仅仅剩下9个。于是博士更正自己20年前的“幸福密码”,指出,“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,它会随着物质的消失而流失。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,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,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。”也就是说,一位成功人士,在经历过事业与生活的磨砺后,要保持幸福的心态比一般人还要困难。
其实二十年之间,无论什么人,心态不发生变化是不客观的。但是如果是大起大落的改变肯定是不好的。联系到我自己的实际状况,除去家人病重造成的心态阴霾,总的来说还能做到心态平和的面对窘迫与成功。
幸福本身就是一种感觉,总能幸福满满不可能,老是悲悲戚戚也没法过。其实老百姓过日子心里都有一杆秤,自家的日子自己称。即使你是成功人士,也需要用平常心对待事业的成就,和日常的生活。不然的话,成功与失手的尴尬会让人身心疲惫,且与幸福无缘。
总有亲友羡慕我们眼前的生活。由于孩子生活在法国,相对国内比较安定,没有压力。这也让我们的退休生活比较自由。眼下只要保持身体健康,在出入国门日益便捷的大好形势下,我们可以来去自由,享受两种生活方式。眼下我们能够做到说走就走,能够享受生活的舒适和自在,确实是一生中最幸福的阶段。
但是,随着两个外孙的成长,女儿女婿面临着住房改善,以及孩子教育的人生课题。中年的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,会让他们原本感觉安逸的生活状态有所变化。而这种变化自然也会传递给我们,很有可能产生碰撞,遇到矛盾。所以,要让目前的良好生活状态继续保持下去,当遇到分歧的时候,我和老伴还是要学着和孩子们交流,和女儿女婿沟通。因为相互理解是家庭幸福的根本。
或许我的想法会有“多虑”的嫌疑,但是我认为幸福的感觉绝不是盲目的满足,永远保持一种随时面对不测,随时解决难题的平常心,才是保持健康幸福生活状态的保证。因为,没有一帆风顺的行程,幸福也不可能轻易获取,而澹泊宁静的面对生活中的沟沟坎坎,幸福才会与我们相伴相随。
岁岁有夏日,年年花相伴。今朝荷花开,明日波光涟。
评论